拼音 | dà cháo | 注音 | ㄉㄚˋ ㄔㄠˊ |
首字母 | d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巨浪、波濤、大浪、洶湧、波瀾、狂濤、波浪、浩浩蕩蕩、滔滔不絕 | ||
反義詞 | 小潮、微浪、平靜、平潮 | ||
基本解釋 | 1.潮汐升降幅度逐日不同﹐朔﹑望日﹐由於日﹑月的引潮力作用最大﹐海水面升降也最大﹐稱為大潮。但各地尚有其它複雜因素的影響﹐大潮不一定見於朔﹑望日﹐可能延遲兩三天。常用作比喻﹐謂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或大的趨勢。 |
大潮(spring tide)亦稱“朔望潮”。海水面的潮汐升降幅度逐日變化,在朔(夏曆初一)、望(夏曆十五)日,因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近似處於一直線上,由太陽和月球引起的潮汐疊加的結果,使海面漲落的幅度較大,故名。各地潮汐因受其他因素(如海水摩擦、慣性、岸線輪廓和海底地形等)的影響,發生大潮的日期並不在朔、望日,常推遲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