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己巳之變 己巳之變的意思 己巳之變怎麼讀
“己巳之變”詞語拼音為:jǐ sì zhī biàn,注音:ㄐㄧˇ ㄙˋ ㄓ ㄅㄧㄢˋ,首字母:jszb,“己巳之變”的詞性為:形容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也稱土木之變。指明英宗被瓦剌俘於土木堡事件。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貴族也先率兵攻明。宦官王振挾持英宗統兵五十萬親征,至大同,聞前方熊,即驚慌後撤,行軍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東)被敵軍追及,倉猝應戰,死傷過半,英宗被俘,王振也為亂軍所殺。因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
拼音 jǐ sì zhī biàn 注音 ㄐㄧˇ ㄙˋ ㄓ ㄅㄧㄢˋ
首字母 jszb 詞性 形容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也稱土木之變。指明英宗被瓦剌俘於土木堡事件。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貴族也先率兵攻明。宦官王振挾持英宗統兵五十萬親征,至大同,聞前方熊,即驚慌後撤,行軍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東)被敵軍追及,倉猝應戰,死傷過半,英宗被俘,王振也為亂軍所殺。因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己私
下一個詞語: 己知
己巳之變”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慘敗事變。

土木堡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正統十四年六月,瓦剌首領也先大舉進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不允許文武大臣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決定回師。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就水,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發動攻勢。明軍只得倉促應戰,軍隊死傷慘重,王振被殺,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史稱“土木之變”,也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之變後,明英宗淪為瓦剌軍隊的階下囚,二線部隊出身的于謙同文武官、內外臣擁立朱祁鈺稱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1450年(明景泰元年)放回明英宗,1457年,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辟。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