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ū gǔ zhī huò | 注音 | ㄨ ㄍㄨˇ ㄓ ㄏㄨㄛˋ |
首字母 | wgz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巫術、蠱惑、邪術、妖術、魔術、邪法、邪惡、邪魔、邪念、邪教 | ||
反義詞 | 正道、正義、純潔、善良、正直、正統、真理、真實、正統、正常 | ||
基本解釋 | 1.漢武帝時因巫蠱而引起的一場統治者內部的鬥爭『時迷信,以為用巫術詛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稱為"巫蠱"。武帝晩年多病,疑乃左右人巫蠱所致。徵和二年,江充因與太子有隙,藉機誣告太子宮中埋有木人,太子懼,殺充及胡巫,武帝發兵追捕,太子兵拒五日,戰敗自殺。掘蠱之事上牽丞相,下連庶民,前後被殺者數萬人,史稱"巫蠱之禍"。事見《漢書·武帝紀》﹑《江充傳》﹑《公孫賀傳》。 |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在位後期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機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終於清醒過來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