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àng xià chuáng | 注音 | ㄕㄤˋ ㄒㄧㄚˋ ㄔㄨㄤˊ |
首字母 | sx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上下鋪、雙層床、雙層鋪、上下疊床 | ||
反義詞 | 單層床、一層床、單層鋪 | ||
基本解釋 | 1.漢末許汜遭亂過下邳,見陳登,登輕視汜,自上大床臥,使汜臥下床◇汜以此事告劉備,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所採,是元龍(陳登之字)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見《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懸殊。 |
名詞解釋
【名稱】上下床
【拼音】shàng xià chuáng
【解釋】比喻人或事高下懸殊。
上下兩層供人躺在上面睡覺的傢俱,《釋名》雲:“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廣雅》雲:“棲,謂之床。”裝,載也,棲也,皆為人坐臥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團,曰床,漢代自胡人傳人,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軍椅曰胡床,唐代自印度傳人,為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亦曰繩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內容迥殊,以之劃分時代,蓋為此也。(摘自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如小人慾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