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ài shàng | 注音 | ㄊㄞˋ ㄕㄤˋ |
首字母 | t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①太古悠悠太上,人之厥初。②最上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③指皇帝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國便事,而欲以親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④指太上皇周軍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將遜於陳。 |
“老子”尊號“太上老君”,“太上”,至高無上之意
“太上”就是“清靜至極”的“道”,“太上”是“道”的意思(別名)。這是後人尊敬老子的供俸之號。
出之古典,如《老子》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禮記》: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立德”、“貴德”正是老子的風範,“太上”正適合老子的清高,因此創立道教的張道陵將“太上”這一桂冠奉戴在“老君”頭上。從三張之五斗米道起,道教均奉老子為教主,尊稱“太上老君”,一般簡稱“老君”。“太上”二字是至高無上之義,也就是說沒有比這個更高上的了。 是中華詞語中最尊貴的名詞。
古代社會將皇帝也稱為太上,故而皇帝之父也叫做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