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ōng bù lā | 注音 | ㄉㄨㄙ ㄅㄨˋ ㄌㄚ |
首字母 | db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 | ||
反義詞 | 冬不拉不、 冬不拉不、 冬不拉不、 冬不拉不 | ||
基本解釋 | 哈薩克族的絃樂器,形狀略象半個梨加上長柄,一般有兩根弦或四根弦。也作東不拉。 |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絃或鋼絲絃,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