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ào lì bù xiāng róng yuán lǐ | 注音 | ㄆㄠˋ ㄌㄧˋ ㄅㄨˋ ㄒㄧㄤ ㄖㄨㄥˊ ㄩㄢˊ ㄌㄧˇ |
首字母 | plbxry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泡利排斥原理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之一。指在同一原子中,沒有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電子存在。該原理闡明每個軌道只能容納2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由於每個電子層可能有的軌道數為n2,所以,各電子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總數為2n2個。由物理學家泡利提出,故名。 |
泡利不相容原理(Paup exclusion principle)又稱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是微觀粒子運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指出:在費米子組成的系統中,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處於完全相同的狀態。在原子中完全確定一個電子的狀態需要四個量子數,所以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就表現為: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個量子數,或者說在軌道量子數m,l,n確定的一個原子軌道上最多可容納兩個電子,而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必須相反。這成為電子在核外排布形成周期性從而解釋元素週期表的準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