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uán shǐ shè huì | 注音 | ㄩㄢˊ ㄕˇ ㄕㄜˋ ㄏㄨㄟˋ |
首字母 | yss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古代社會、原始部落、野蠻社會 | ||
反義詞 | 現代社會、文明社會 | ||
基本解釋 | 又稱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以生產資料原始公社所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始於人類的產生,延續數百萬年。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以採集經濟和狩獵經濟為生。生產資料歸公社成員共同佔有,在集體勞動中結成平等互助關係,基本沒有剩餘產品,實行平均分配。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剝削和階級,也沒有國家。進入新石器時代後,弓箭的發明,直至金屬工具的使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其間,出現了第一、第二次社會大分工,遊牧部落和手工業相繼分離出來,剩餘產品日益增多,私有制隨之產生。原始社會逐漸為奴隸社會所代替。 |
原始社會亦稱“原始公社”、“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人類產生的過程也就是原始社會形成的過程。它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生產力極其低下是原始社會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標誌是使用石器工具。勞動的結合方式主要是簡單協作,人們之間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別、年齡實行的自然分工。人們單身無力同自然界進行鬥爭,為謀取生活資料必須共同勞動,從而決定了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同時,人們在勞動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關係,產品歸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實行平均分配。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經歷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兩個發展階段。氏族是原始社會的人們以血緣關係聯結起來為特徵的共同生產和生活的基本經濟單位。氏族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階段。前者表現為,婦女是氏族的主體,氏族成員的世系按母系計算,財產由母系血緣親屬繼承; 後者表現為,世系按父系計算,財產按父系繼承,氏族領導權落在男子手中。原始社會沒有剝削,沒有階級,因而也就沒有國家,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全體成員參加的氏族會議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