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ǎo dāo huì | 注音 | ㄒㄧㄠˇ ㄉㄠ ㄏㄨㄟˋ |
首字母 | xd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小刀技能、小刀功夫、小刀術、小刀技巧 | ||
反義詞 | 大刀會、巨刀會、長刀會、寬刀會 | ||
基本解釋 | 清代民間秘密會社。會員以小刀為標誌,故名。乾隆年間創立,繼承了天地會反清復明”的口號。成員多為農民和城市勞動者。1853年,福建小刀會首領黃德美、黃威率眾起義,攻佔漳州、廈門等地,不久失敗。同年,上海小刀會首領劉麗川發動起義,佔領上海等地,至1855年失敗。另外,在皖北、蘇北和浙江東南部也有小刀會的活動。 |
小刀會,是中國清朝的一個民間秘密組織,清代民間秘密結社。天地會支派。乾隆年間創立於福建。1850年(道光三十年)閩籍華僑陳慶真在廈門重建。會員以小刀為標記,故名。成員多為農民、手工業者、水手、搬運工、城市遊民,間有工商業主加入。承襲“反清復明”口號。1853年(咸豐三年)其首領劉麗川、黃威分別在上海、福建率眾起義,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匯成反清浪潮。
最早記載見於乾隆七年(1742年)。主要在江蘇、安徽、福建、臺灣等地活動。最初成立是一些平民自備小刀,以求互保,與反清復明無關。例如1783年,發生於臺灣的林貴民變即與小刀會有關。道光三十年(1850年),陳慶真在廈門成立作為天地會的一個分支的小刀會,後傳入上海等地。成員包括遊民、農民、工人及商人。
另有同名民族舞劇(中國民族舞劇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上海歌劇舞劇院1956年建院後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劇)、粵劇劇目、連環畫、音樂唱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