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óu huì jī liàn | 注音 | ㄊㄡˊ ㄎㄨㄞˋ ㄐㄧ ㄌㄧㄢˇ |
首字母 | thj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頭巾、頭巾兒、頭繩、頭罩、頭巾子、頭巾布、頭帕、頭巾巾、頭巾頭、頭巾巾子 | ||
反義詞 | 露頭、脫帽 | ||
基本解釋 | 1.按人數徵稅,用畚箕裝取所徵的穀物。謂賦稅苛刻繁重。 |
頭會箕斂是秦代政府徵收人頭稅的一種形式。《漢書張耳陳餘傳》:“秦為亂政虐刑,……頭會箕斂,以供軍費。”《淮南子·汜論訓》 卷十三:“秦之時,……頭會箕斂,輸於少府。”頭會箕斂即按人頭計徵人頭稅,用作軍費支出或皇室支出。用何物交稅,或箕斂的物件為何的問題,有二說。(1) 錢幣說。秦墓竹簡記載,秦代有用箕盛錢的習慣。“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出錢,獻封丞、令,乃發用之”(《睡虎地秦墓竹簡》,第55頁)。畚,一種用蒲草之類編制的容器。箕與畚近似。(2) 糧食說。據《漢書》引服虔注:“吏到其家,人人頭數出谷以箕斂之。”即吏到人戶家當場清點人數,按人頭出谷,用畚箕收斂。秦在商鞅變法時就有徵人頭稅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