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ǎo tóu | 注音 | ㄘㄠˇ ㄊㄡˊ |
首字母 | c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草端。 2.也叫草字頭『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頂端作"卄"者,概稱草頭。 3.草寇的頭領。 4.萬位數的隱稱。舊時往往用以代"萬"字。 5.我國有些農村地區對苜蓿的俗稱。 |
草頭是上海、太倉、常熟等地的人對南苜蓿(江浙地區稱金花菜)的稱呼。有葉三齒,如倒心形,先端稍圓或凹入上部有鋸齒,葉的表面呈濃綠色,莖梗極短,主根長,多分枝。
莖通常直立,近無毛,高30-100厘米。複葉有3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頂端圓,中肋稍凸出,上半部葉有鋸齒,基部狹楔形;托葉狹披針形,全緣。總狀花序腋生,花8-25。莢果螺旋形,無刺,頂端有尖曝咀;在江浙兩省生產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