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蟋蟀草 蟋蟀草的意思 蟋蟀草怎麼讀
“蟋蟀草”詞語拼音為:xī shuài cǎo,注音:ㄒㄧ ㄕㄨㄞˋ ㄘㄠˇ,首字母:xsc,“蟋蟀草”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紫蘇、蘇子、蘇菜、野蘇、紅蘇、紫蘇子,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略似狗尾草﹐唯穗分為數枝。取此草之莖分裂作絲狀﹐可用來逗蟋蟀﹐故名。
拼音 xī shuài cǎo 注音 ㄒㄧ ㄕㄨㄞˋ ㄘㄠˇ
首字母 xsc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紫蘇、蘇子、蘇菜、野蘇、紅蘇、紫蘇子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略似狗尾草﹐唯穗分為數枝。取此草之莖分裂作絲狀﹐可用來逗蟋蟀﹐故名。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蟋蟀
下一個詞語: 蟋蟀相公
蟋蟀草”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蟋蟀草

xī shuài c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略似狗尾草﹐唯穗分為數枝。取此草之莖分裂作絲狀﹐可用來逗蟋蟀﹐故名。

蟋蟀草又叫牛筋草,果園分佈較為普遍。為豫東沙土區果園的優勢草種。鬚根發達,生活力極強。

形態特徵

蟋蟀草幼苗淡綠色,鋪散成盤狀。成株期莖稈扁,自基部分枝,斜升或伏臥,高15~90厘米,莖稈、葉堅韌不易撥斷。葉片條形,葉脈明顯,常自中脈向外摺疊。葉鞘扁而具脊,無毛或疏生疣毛,葉舌短。鬚根細密,紮根較深,分櫱率多,不易拔除。穗狀花序2~7枚,呈指狀簇生於稈項。小穗綠色或褐色,無柄,合3~6朵小花,成2行排列於花軸外側。

發生規律

蟋蜂草為一年生溼生性雜草。以種子繁殖,平均每株結種子14300粒左右。黃河中、下游果區,一般4~5月份種子萌發,5月上、中旬為出苗盛期,6~7月份開花,8月份果實漸次成熟,種子過熟邊脫落,隨風、水及經動物糞便傳播,越冬休眠後萌發。

綜合防凍

蟋蟀草主要採用人工除草和機械翻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注意渠旁、地邊及果園外緣的防除。藥物防除可採用穩殺得、草甘膦、撲草淨、拉索、敵草隆等除草劑防除。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