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ì chuān xiǎo qū | 注音 | ㄌㄧˋ ㄔㄨㄢ ㄒㄧㄠˇ ㄑㄩˇ |
首字母 | lcx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暫無 | ||
反義詞 | 暫無 | ||
基本解釋 | 1.曲藝曲種。曾流行於湖北利川的茶興﹑南坪一帶。現知曲牌有《龍抬頭》﹑《龍擺尾》﹑《銀紐絲》等近三十個,聯曲體。有坐唱和走唱兩種形式。傳統曲目有《十二月》﹑《罵保長》等。此曲種於解放前即已湮沒,解放後被重新發掘。 |
利川小曲,流傳於鄂西利川縣的南坪、野茶一帶,是一種鮮為人知的民間小曲。直至1972年,利川縣文藝幹部李源道因一個偶然的機會透過民辦教師、業餘文藝骨幹袁少卿“哼小調”才發現了這種殘存民間的小曲。經過挖掘搶救,才得以傳承。利川小曲曲調優美,風趣活躍,表現力強。挖掘發現之後,藝人們利用其傳統唱式的部分曲牌,創作了一個反映老幹部深入基層,帶領人民群眾改變山區落後面貌的新曲目《書記三住青松塝》。它以濃郁的鄉土氣息、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並博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