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曲女城 曲女城的意思 曲女城怎麼讀
“曲女城”詞語拼音為:qū nǚ chéng,注音:ㄑㄩˇ ㄋㄩˇ ㄔㄥˊ,首字母:qnc,“曲女城”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古印度著名古都。為戒日王都城。梵名羯若鞠闍(kany?kubja或k?nyakabja)。晉法顯《佛國記》作羪饒夷城。今名卡瑙季,位於恆河與卡里河合流處。佛教傳說故事,國王梵授有百女,儀貌妍雅,時有大樹仙人往見王求婚,除稚女外,皆不應聘,仙人惱怒,惡咒九十九女,悉令腰曲形毀﹐畢世無婚。其後諸女果背傴,因更名王城為曲女城。參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羯若鞠闍國》﹑宋法雲《翻譯名義集·羯若鞠闍》。
拼音 qū nǚ chéng 注音 ㄑㄩˇ ㄋㄩˇ ㄔㄥˊ
首字母 qnc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古印度著名古都。為戒日王都城。梵名羯若鞠闍(kany?kubja或k?nyakabja)。晉法顯《佛國記》作羪饒夷城。今名卡瑙季,位於恆河與卡里河合流處。佛教傳說故事,國王梵授有百女,儀貌妍雅,時有大樹仙人往見王求婚,除稚女外,皆不應聘,仙人惱怒,惡咒九十九女,悉令腰曲形毀﹐畢世無婚。其後諸女果背傴,因更名王城為曲女城。參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羯若鞠闍國》﹑宋法雲《翻譯名義集·羯若鞠闍》。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曲糵
下一個詞語: 曲諾
曲女城”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在印度戒日王朝時期,公元612年開始被定為都城。名稱的來歷,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五記述:往時都城稱拘蘇摩補羅(梵文Kusumapura音譯,意譯華宮),王名梵授,生有千子、百女。時有一仙人,稱大樹仙人,居恆河側。見王女來河濱遊玩,遂起染著心,乃詣華宮,欲乞得一女。然王女等不願嫁此一貌如枯木之仙人。時,王恐累及其國,乃送一稚女。唯仙人見稚女不妍而懷怒,乃以惡咒使其餘之九十九女一時傴僂曲腰,因此而有“曲女城”之名。意譯還有 妙童女城等。

此城的漢典音譯作:罽饒夷城(《佛國記》)、羯若鞠闍(Kanyakubja)國、羯鬧耆國、鞬拏究撥闍國、葛那及自國等。《續高僧傳》卷二則譯為耳出城。

現今為印度國北方邦卡瑙傑縣(Kannauj,谷歌地圖譯作根瑙傑)的一個城鎮,地理座標:北緯27.0437809度;東經79.9070201度,地處恆河西岸邊。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