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uán chéng | 注音 | ㄊㄨㄢˊ ㄔㄥˊ |
首字母 | t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堡壘、城堡、城垣、城郭 | ||
反義詞 | 散村、散落、散坡 | ||
基本解釋 | 1.古建築。位於今北京市故宮西北﹑北海以南的低丘上,因周圍有圓形城垣,故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殿宇始建於金,元以後屢有增修。團城中,承光殿內有玉佛,殿前有整塊玉石雕成的元代玉甕,生動細緻。 |
團城位置北京市西城區北海南門外西側。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嶼。 元代在其上增建儀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並在島嶼周圍加築城牆,牆頂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團城的規模。乾隆年間進行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甕亭。金時,團城為御苑的一部分。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團城橫遭洗劫,衍祥門樓被擊毀,白玉佛左臂被擊傷,團城上的珍寶文物也被洗劫一空。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團城多次進行修繕,1961年國務院將團城及北海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