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án lóng chéng yí zhǐ | 注音 | ㄆㄢˊ ㄌㄨㄥˊ ㄔㄥˊ ㄧˊ ㄓˇ |
首字母 | plcy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無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商代中期城市遺址。位於湖北省黃陂縣葉店。年代約為公元前15世紀前後。城址面積近8萬平方米。城內東北隅,有大片宮殿建築遺址,已發掘的兩座宮殿基址,在同一中軸線上,儲存有較完整的牆基﹑柱礎﹑柱子洞和階前散水等,具有宮城性質。城的四周皆有商代的文化堆積,但不見大型建築基址,則是居民區和手工業區。反映這一古城尚屬早期城市的形態。其內涵基本為二里崗上層文化因素,屬商文化系統。 |
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遺址,時代一說為商代早期,一說為夏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楊家灣盤龍湖畔。
原認為中心區面積約 1.2平方公里,但在後來發現了面積2.5平方公里的外城,其遺址面積應更為廣大。遺址文化堆積的時代,上限為屈家嶺文化(有屈家嶺文化地層),下限相當於殷墟早期。內城興建年代約在公元前15世紀前後,相當於商代二里崗期時期,外城則尚未確定興建年代。盤龍城出土的104厘米長的大玉戈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它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文化面貌、城市的佈局與性質、宮殿的形制及建築技術,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盤龍城遺址入選武漢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2012年8月,武漢市開始投資55億元建設以盤龍城遺址為核心的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其遺址博物館建築設計方案將向國際招標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