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èi méng gǔ gāo yuán | 注音 | ㄣㄟˋ ㄇㄥˇ ㄍㄨˇ ㄍㄠ ㄩㄢˊ |
首字母 | nmgg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內蒙古高原無特定近義詞可替換。 | ||
反義詞 | 無特定反義詞可替換。 | ||
基本解釋 | 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馬鬃山,南沿長城,北接蒙古。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拔1000~1400米。地面坦蕩,起伏和緩,多寬廣盆地。草原遼闊,為中國重要牧區。西部沙漠分佈廣。 |
內蒙古高原(Inner Mongopan Plateau)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稱北部高原,位於陰山山脈之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國界,西至東經106°附近。介於北緯40°20′~50°50′,東經106°~121°40′。面積約34萬平方千米。廣義的內蒙古高原還包括陰山以南的鄂爾多斯高原和賀蘭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內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東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稱。內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從西北向東南略呈弧形分佈,是中國多風地區之一,年均風速4~6米/秒;是中國湖泊較多的地區之一,常年有水的湖泊湖水淺,面積小,或為雨季湖。
內蒙古高原是中國重要的牧場,草原面積約佔高原面積的80%,屬歐亞溫帶草原區的一部分,是中國最大的綿羊及山羊放牧區和中國駱駝主要產區之一。內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僅3人,為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和漢族等各族人民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活動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