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古箏 古箏的意思 古箏怎麼讀
“古箏”詞語拼音為:gǔ zhēng,注音:ㄍㄨˇ ㄓㄥ,首字母:gz,“古箏”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古琴,反義詞:現代樂器,基本解釋:絃樂器,木製長形。唐宋時有十三根弦,後增至十六根,現發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箏。
拼音 gǔ zhēng 注音 ㄍㄨˇ ㄓㄥ
首字母 gz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古琴
反義詞 現代樂器
基本解釋 絃樂器,木製長形。唐宋時有十三根弦,後增至十六根,現發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箏。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古者
下一個詞語: 古執
古箏”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行動式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絃、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嶽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