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屈原 屈原的意思 屈原怎麼讀
“屈原”詞語拼音為:qū yuán,注音:ㄑㄩ ㄩㄢˊ,首字母:qy,“屈原”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屈服、 委屈、 曲折、 屈從、 屈伏、 屈辱、 屈曲 ,反義詞:堅強、 不屈、 剛強、 毅力、 堅毅 ,基本解釋:①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楚詩人。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初任左徒、三閭大夫,主張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舊貴族讒言攻擊,被迫去官。楚頃襄王時,被放逐沅湘流域,終因理想無從實現,遂投汨羅江自殺。作有《離騷》、《九章》、《天問》、《九歌》等篇,開創了楚辭”這一詩歌樣式,對後世文學具有極大影響。②話劇劇本。郭沫若作於1942年。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力主聯齊抗秦,以保國安民。南後鄭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懷王撕毀楚齊盟約,對秦妥協,並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滿腔憂憤,在衛士幫助下走向民間,繼續救國鬥爭。
拼音 qū yuán 注音 ㄑㄩ ㄩㄢˊ
首字母 qy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屈服、 委屈、 曲折、 屈從、 屈伏、 屈辱、 屈曲
反義詞 堅強、 不屈、 剛強、 毅力、 堅毅
基本解釋 ①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楚詩人。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初任左徒、三閭大夫,主張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舊貴族讒言攻擊,被迫去官。楚頃襄王時,被放逐沅湘流域,終因理想無從實現,遂投汨羅江自殺。作有《離騷》、《九章》、《天問》、《九歌》等篇,開創了楚辭”這一詩歌樣式,對後世文學具有極大影響。②話劇劇本。郭沫若作於1942年。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力主聯齊抗秦,以保國安民。南後鄭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懷王撕毀楚齊盟約,對秦妥協,並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滿腔憂憤,在衛士幫助下走向民間,繼續救國鬥爭。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屈鬱
下一個詞語: 屈造
屈原”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週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透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