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導以四聖諦為根本。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是苦聖諦。那麼,什麼是苦呢?
有人聽到佛教講苦,就認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極、悲觀的宗教。其實,這裡所講的苦,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麼意思呢?
苦,在這裡特指生命現象。
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禪修論著叫做《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該論解釋說:苦,巴利語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無的)構成。因為生命是許多禍害的依處,亦即是說有了生命就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圓滿,所以說是下劣。同時,生命在根本上並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們所執著的恆常、清淨、快樂、自我的本質,所以說是空無。因為下劣和空無,所以稱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