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ó zǐ | 注音 | ㄈㄛˊ ㄗˇ |
首字母 | f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菩薩的通稱。 2.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眾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稱。 4.稱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溫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見唐張鷟《耳目記》。又宋洪皓為秀州司錄,以所掌發運司錢賑濟饑民,州人稱之為"洪佛子"。見宋趙善璿《自警篇.救荒》。 |
佛子,是阿羅漢(arhat)的通稱。佛贊五百阿羅漢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印度的婆羅門(brahma^),自以為從梵天口生,從梵天化生,所以佛說︰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所以名為聲聞)而生,從法──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樣的聖性,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所以名為佛子,是至高無上的尊號。一般由朝廷加封。最尊者稱“佛子”,次者尊“國師”,再次最為“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