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ǎ zǐ | 注音 | ㄇㄚˇ ㄗˇ |
首字母 | m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馬匹、馬駒、馬崽、馬騮、馬騾、馬鞍、馬鞭、馬鞍山 | ||
反義詞 | 駱駝、牛、羊、豬、狗 | ||
基本解釋 | 1.即馬桶。 2.賭博時用以計數的籌子。 3.方言。男巫的一種。 4.方言。指土匪。 5.馬。 |
馬子,又名“虎子”,指夜壺。據《西京雜記》記載:“李廣與兄弟共獵於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以為枕,示服猛也。鑄銅象其形為溲器。示厭辱之也。”那時候漢朝宮廷的“虎子”多為玉石質的,又把尿壺稱為“玉虎”。唐朝人因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的名諱,又把“虎子”改成了“馬子”。宋人趙彥衛在《雲麓漫抄》中說:“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諱虎,始改為馬。”所以古人把女人稱為“馬子”的另一種解釋就是指“暗娼或不正經的女子”。香港警匪片中有些女人不解其義,把自己稱為黑老大的馬子,還自以為佔了人家的便宜,不知道已經自尋其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