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uǒ zǐ jiǎ | 注音 | ㄙㄨㄛˇ ㄗˇ ㄐㄧㄚˇ |
首字母 | sz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鎧甲、鐵甲、護甲、戰甲、鎧裝 | ||
反義詞 | 軟甲、衣甲 | ||
基本解釋 | 1.一種鎧甲。其甲五環相銜﹐一環受鏃﹐諸環拱護﹐故箭不能入。泛指製作精細的鎧甲。 |
鎖子甲是古代戰爭中使用的一種金屬鎧甲。公元前5世紀或更早,可能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發明瞭鎖子甲,早期的鎖子甲無論材質還是效能均不如後世。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不同文明地方製作材料不同。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經過當時中國製甲大師的改良,就有《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中的最高品“鎧如環鎖,射不可入。”普通的弓箭不能射入,顯然這是無論材質還是手法都是當時最好的中國鎖子甲。唐代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西藏地區使用最為廣泛,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明中後期軍隊大批次裝備鎖子甲和棉甲。還有另外一種山文甲也是鎖子甲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