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án líng jì zǐ | 注音 | ㄧㄢˊ ㄌㄧㄥˊ ㄐㄧˋ ㄗˇ |
首字母 | ylj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延安市、 延遲、 延續、 延長、 延伸 | ||
反義詞 | 縮短、 提前、 提早、 提升 | ||
基本解釋 | 1.指春秋時吳公子季札。相傳吳王壽夢有四子諸樊(或稱謁)﹑餘祭﹑餘眛(一作夷昧)﹑季札。季札賢,壽夢欲廢長立少。季札讓不可。壽夢卒,諸樊立,與餘祭﹑餘眜相約,傳弟而不傳子弟兄迭為君,欲終致國於季札。季札離國赴延陵(一說封於延陵),終身不入吳國,故世稱延陵季子。事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史記.吳太伯世家》。 |
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焦溪歷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賢人。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武進焦溪的舜過山下,人稱“延陵季子”。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世賢士,對提高華夏文化作出了貢獻。墓葬於江陰申浦(今申港),墓前有傳說為孔子所書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史稱十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