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òu líng shī bù | 注音 | ㄕㄡˋ ㄌㄧㄥˊ ㄕ ㄅㄨˋ |
首字母 | slsb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壽陵失足 | ||
反義詞 | 無反義詞 | ||
基本解釋 | 1.《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後以"壽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 |
壽陵失步,典故名,成語,典出《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燕國壽陵少年,他特別迷戀邯鄲人走路的姿態,竟專門到邯鄲學習,他非常用心觀摩、效仿、練習,過了一段時間,他沒學會他們走路的姿態,連自己的也全忘了。後用“壽陵失步”等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