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梆子 梆子的意思 梆子怎麼讀
“梆子”詞語拼音為:bāng zǐ,注音:ㄅㄤ ㄗ,首字母:bz,“梆子”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木魚戲曲、 京劇,反義詞:無,基本解釋:①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製成。②打擊樂器,用兩根長短不同的棗木製成,多用於梆子腔的伴奏。③梆子腔。
拼音 bāng zǐ 注音 ㄅㄤ ㄗ
首字母 bz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木魚戲曲、 京劇
反義詞
基本解釋 ①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製成。②打擊樂器,用兩根長短不同的棗木製成,多用於梆子腔的伴奏。③梆子腔。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梆硬
下一個詞語: 梆子腔
梆子”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