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戾,前後矛盾;相違背。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然魏公既知藉民為兵之害矣,而陝西義勇之制,實出於公;雖司馬溫公極言其不便,竟不為止,又何與前言相戾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