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樓觀臺 樓觀臺的意思 樓觀臺怎麼讀
“樓觀臺”詞語拼音為:lóu guān tái,注音:ㄌㄡˊ ㄍㄨㄢ ㄊㄞˊ,首字母:lgt,“樓觀臺”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道教名觀。在陝西省周至縣城東南秦嶺山麓。相傳周康王時,函谷關令尹喜曾在此結草樓而居,觀看天象,並在樓南高崗築臺,講授《道德經》,稱說經臺。該樓一名紫雲樓,後人創立道觀,稱"樓觀"。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宗聖觀。宋元曾屢更名,為中國道教最早的宮觀。參閱《雲笈七籤》卷一○四。
拼音 lóu guān tái 注音 ㄌㄡˊ ㄍㄨㄢ ㄊㄞˊ
首字母 lgt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道教名觀。在陝西省周至縣城東南秦嶺山麓。相傳周康王時,函谷關令尹喜曾在此結草樓而居,觀看天象,並在樓南高崗築臺,講授《道德經》,稱說經臺。該樓一名紫雲樓,後人創立道觀,稱"樓觀"。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宗聖觀。宋元曾屢更名,為中國道教最早的宮觀。參閱《雲笈七籤》卷一○四。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樓觀
下一個詞語: 樓館
樓觀臺”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樓觀臺,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道教樓觀的發源地,因其說經臺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臺。位於秦嶺北麓中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東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縣城15公里,是著名的聖蹟遊覽地,號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樓觀臺創始於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對皇室通道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鼎盛於隋唐,衰落於宋金,毀於宋末,振興於今。傳春秋函谷關令尹喜在此結草為樓,以觀天象,因名草樓觀。老子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樓南高崗築臺授經,又名說經臺。晉惠帝曾廣植林木,並遷民三百餘戶來此守護。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樓觀臺為宗聖宮,大加營造,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使其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皇家道觀和道教聖地。宋朝以後屢次重修。清末時,宗聖宮已廢毀,唯說經臺(老子祠)儲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佔地9000多平方米。

樓觀臺名勝風景規劃區323平萬公里,有樓觀景區、金牛坪景區、木子坪景區和就峪景區。樓觀為核心景區,主體景觀說經臺,傳說老子在此講授過道德五千言。有宮觀30餘座,其中中國書法名碑1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古樹7種20餘株,翠竹環擁,林木蔥鬱。

1978年以來,樓觀臺開展旅遊事務接待,年均國內外遊客50餘萬人次,共接待外國遊客2萬人次。成為西安的旅遊熱點之一。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