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íng tái | 注音 | ㄒㄧㄥˊ ㄊㄞˊ |
首字母 | x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講臺、講壇、講臺、演講臺、演講臺、臺子、臺階、講臺、說臺、說壇 | ||
反義詞 | 座椅、座位、椅子、凳子 | ||
基本解釋 | 1.臺省在外者稱行臺。魏晉始有之,為出征時隨其所駐之地設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北朝後期,稱尚書大行臺,設定官屬無異於中央,自成行政系統。唐貞觀以後漸廢。金﹑元時,因轄境遼闊,又按中央制度分設於各地區,有行中書省(行省),行樞密院(行院),行御史臺(行臺),分別執掌行政,軍事及監察權。行省實即繼承前代的行臺制度。 2.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 3.客寓,旅館。 4.臨時設立的戲臺。 |
魏晉至金代尚書檯(省)臨時在外設定的分支機構。“臺”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於其駐紮之地設立臨時性機構稱為行臺﹐又稱行尚書檯或行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