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xíng | 注音 | ㄨˇ ㄒㄧㄥˊ |
首字母 | w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五行相生相剋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通常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思想家把這五種物質作為組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以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變化。以後又有五行相互促進和相互排斥的說法。五行”說雖被後來的唯心主義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對中國古代天文、歷數、醫藥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
五行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藉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