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zǔ qī zhēn | 注音 | ㄨˇ ㄗㄨˇ ㄑㄧ ㄓㄣ |
首字母 | wzq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五祖七真沒有準確的近義詞、因為它們是特指佛教中的五祖和七真。 | ||
反義詞 | 五祖七真沒有準確的反義詞、因為它們是特指佛教中的五祖和七真。 | ||
基本解釋 | 1.道教語。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見元李道謙《七真年譜》。 |
全真道道統源遠流長,稱太上老君傳於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王玄甫,王玄甫鍾離權,鍾離權授呂洞賓和劉海蟾,呂洞賓授王重陽,重陽授北七真。將全真道統上溯到老子,並尊王玄甫為全真道的始祖。後經元世祖、武宗的詔封,玄甫等遂被全真道奉為“五祖”。
五祖七真,為道教所供奉的十七位仙真。五祖,有南北二宗。南五祖為紫陽真人張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七真為長春真人丘處機、無為真人馬鈺、蘊德真人譚處端、長生真人劉處玄、玉陽真人王處一、廣寧真人郝大通、清淨散人孫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