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īng zhēn cí | 注音 | ㄑㄧㄥ ㄓㄣ ㄘˊ |
首字母 | qz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伊斯蘭教詞、回族詞 | ||
反義詞 | 非清真詞、非伊斯蘭教詞 | ||
基本解釋 | 詞集。北宋周邦彥(號清真居士)作。南宋淳熙溧水刊本,二卷,補遺一卷。有晉陽強煥序,收詞一百八十二首。又,南宋陳元龍曾為周詞作注,劉肅題名為《片玉集》,十卷,收詞一百二十七首。近人朱孝臧有《fc284宕允欏繁荊附朱氏校記一卷。 |
周邦彥是宋詞的集大成者,號清真居士,因此他的詞作被稱為“清真詞”。吳梅《詞學通論》說:“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軾〕秦〔觀〕之終,後開姜〔夔〕,史〔達組〕之始。”盧前《詞曲研究》亦說:“一來這時是慢詞成熟的時候;二來由他開了南宋詞壇的局面,正是繼往開來,惟他獨尊。”這些話雖誇張,也有其真實性。事實上,宋詞由初期晏〔殊〕、歐〔陽修〕的婉約,到張〔先〕、柳〔永〕的慢詞興起,都未脫晚唐、五代豔習;蘇軾豪放傑出,不受音律約束,以詩為詞,遂大變詞的風貌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