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清明節 清明節的意思 清明節怎麼讀
“清明節”詞語拼音為:qīng míng jié,注音:ㄑㄧㄥ ㄇㄧㄥˊ ㄐㄧㄝ ˊ,首字母:qmj,“清明節”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中國漢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天,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遊等活動。
拼音 qīng míng jié 注音 ㄑㄧㄥ ㄇㄧㄥˊ ㄐㄧㄝ ˊ
首字母 qmj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中國漢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天,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遊等活動。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清明火
下一個詞語: 清明上河圖
清明節”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生氣始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潔齊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訓》中講:“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清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期內。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