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īng liáng shān | 注音 | ㄑㄧㄥ ㄌㄧㄤˊ ㄕㄢ |
首字母 | ql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又稱石頭山。在江蘇省南京市西。戰國楚威王滅越,於此置金陵邑。三國吳築石頭城,故又稱石城山。山上有清涼寺﹑掃葉樓﹑翠微亭及六朝﹑南唐遺井等古蹟。其支脈小倉山即清袁枚隨園所在地。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二.江寧府》。 2.山西省五臺山別稱。參閱唐澄觀《華嚴經疏鈔》。 |
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是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崗,山勢橢圓,蜿蜒伸展於漢中門至定淮門一帶。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建有清涼山公園。跨虎踞路石頭城與之遙相呼應,一雄渾壯闊,一寧靜深沉,互為映襯。
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石頭城,踞於南京城西隅,相傳諸葛亮曾稱金陵形勢為“虎踞龍蟠”,虎踞就指今清涼山。戰國時楚威王於此置金陵邑,山存有城,名石城山。三國時,東吳改築石頭城,亦名石頭山。另說自江北而來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北宋時更名清涼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