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ā ěr tài shān mài | 注音 | ㄚ ㄦˇ ㄊㄞˋ ㄕㄢ ㄇㄞˋ |
首字母 | aets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阿爾泰山脈(無近義詞) | ||
反義詞 | 無反義詞 | ||
基本解釋 | 亞洲主要山脈之一。在中國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和哈薩克。拔2000~3000米,最高峰友誼峰(4374米)在中、蒙邊界。有冰川分佈。中國西北重要高山牧場,富金礦。 |
阿爾泰山脈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羅斯境內。呈西北—東南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公里;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屬中段南坡,山體長達500餘公里,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為友誼峰,海拔4374米。
森林線大體處在1800-1900米的高度,其佔地面積為1611457公頃,其中有1002000公頃屬特級保護區,森林、礦產資源豐富。年平均溫度為0攝氏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線以下的地區平均溫度為15-17攝氏度,冬季最低溫達到零下6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間。
“阿爾泰”在哈薩克語中意味“六個月”,從漢朝就開始開採金礦,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達5萬多人。 阿爾泰語系從阿爾泰山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