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山茱萸 山茱萸的意思 山茱萸怎麼讀
“山茱萸”詞語拼音為:shān zhū yú,注音:ㄕㄢ ㄓㄨ ㄩˊ,首字母:szy,“山茱萸”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紅果、山紅梅、紅果子、山茱子、五味子,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葉狹卵形,對生。花小,黃色,早春先葉開花∷果橢圓形,紅色,中醫以果肉入藥,稱"山萸肉",能溫補肝腎﹑固精斂汗。園林中多有栽培,供觀賞。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山茱萸》。
拼音 shān zhū yú 注音 ㄕㄢ ㄓㄨ ㄩˊ
首字母 szy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紅果、山紅梅、紅果子、山茱子、五味子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葉狹卵形,對生。花小,黃色,早春先葉開花∷果橢圓形,紅色,中醫以果肉入藥,稱"山萸肉",能溫補肝腎﹑固精斂汗。園林中多有栽培,供觀賞。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山茱萸》。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山周
下一個詞語: 山豬
山茱萸”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山茱萸(學名:Cornus officinaps Sieb. et Zucc.)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褐色;小枝細圓柱形,無毛。葉對生,紙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葉柄細圓柱形,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傘形花序生於枝側,總苞片卵形,帶紫色;總花梗粗壯,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兩性,先葉開放;花萼闊三角形,無毛;花瓣舌狀披針形,黃色,向外反捲;雄蕊與花瓣互生,花絲鑽形,花葯橢圓形;花盤無毛;花梗纖細。核果長橢圓形,紅色至紫紅色;核骨質,狹橢圓形,有幾條不整齊的肋紋。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產中國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鮮、日本也有分佈。生於海拔400-1500米,稀達2100米的林緣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種栽培。該種(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藥用,味酸澀,性微溫,為收斂性強壯藥,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概述圖片來源:)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