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趨
拼音:jié qū
注音:ㄐㄧㄝ ˊ ㄑㄩ
《文選·王褒》:“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後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後知君之節趨。” 呂向 注:“節,止;趨,進也。”
《漢書·馮奉世傳》:“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無所錯手足。” 顏師古 注:“趨,讀曰趣。趣謂意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