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ī qiǎo bǎn | 注音 | ㄑㄧ ㄑㄧㄠˇ ㄅㄢˇ |
首字母 | qqb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七巧板、七巧、七巧盒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玩具。用正方形卞或厚紙裁成形狀不同的七小塊,可以拼成各種圖形。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被稱為唐圖”。 |
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而這七塊板可拼成許多圖形(1600種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形象、動物、橋、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發明,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兩代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一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在18世紀,七巧板流傳到了國外。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裡還珍藏著一部《七巧新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