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ǎn kuài | 注音 | ㄅㄢˇ ㄎㄨㄞˋ |
首字母 | bk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大地構造理論指由地質上的活動地帶劃分的岩石圈的構造單元。全球共分為六大板塊,即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大板塊又可劃分成繡塊。 |
板塊(plate)是板塊構造學說所提出來的概念。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岩石圈並非整體一塊,而是分裂成許多塊,這些大塊岩石稱為板塊。板塊之中還有次一級的小板塊。板塊在不停的運動之中,並在不同性質的構造部位產生各種機理的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地震等等。正因為板塊運動與上述地質現象的對應性,板塊構造學說可用以解釋世界火山和地震帶的形成、礦產的分佈和各地貌的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