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jiào | 注音 | ㄨˇ ㄐㄧㄠˋ |
首字母 | w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五常之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練兵的五項內容。 3.唐人對司徒的別稱。 4.佛教語。華嚴宗判教為五,即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
五教是孟子所說的五種教育。《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熹注:“時雨,及時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種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時而雨之,則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猶是也,若孔子之於顏、曾是已。財與材同。此各因其所長而教之者也。成德,如孔子之於冉、閔。達財,如孔子之於由、賜。就所問而答之,若孔、孟之於樊遲、萬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