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xíng zhèn | 注音 | ㄨˇ ㄏㄤˊ ㄓㄣˋ |
首字母 | wx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五行陣法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唐李靖《兵法》說,各路軍旗按所在方位作五色赤,南方火;白,西方金;皂,北方水;碧,東方木;黃,中央土。其後宋阮逸偽撰《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就根據五方之色而稱為五行陣。參閱清汪宗沂輯《衛公兵法輯本》卷中。 |
五行陣,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陣法。石樑派祖傳武功五行陣。陣勢圓轉渾成,不露絲毫破綻,內含五行生剋變化之理。一人也手,引致對方進攻,自示弱點,其餘四人立即綿綿而上,針對對手身上的弱點進襲,不到敵人或死一或擒,永無休止。五人招數互為守禦,步法互補空隙,臨敵之際,五人猶似一人,渾然一體,變化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