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煙雨樓 煙雨樓的意思 煙雨樓怎麼讀
“煙雨樓”詞語拼音為:yān yǔ lóu,注音:ㄧㄢ ㄩˇ ㄌㄡˊ,首字母:yyl,“煙雨樓”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雨中樓臺、雨中閣樓、雨中高樓、雨中樓閣、雨中樓臺閣樓,反義詞:晴朗天空、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基本解釋:1.亦作"煙雨臺"。亦作"煙雨臺"。 2.名勝地。有多處,以在浙江省嘉興市鴛鴦湖上的最有名。為吳越錢元璿所建,以景色迷濛如在煙雨中得名。原在湖濱,明嘉靖年間移建於湖中,歷代均有修葺。
拼音 yān yǔ lóu 注音 ㄧㄢ ㄩˇ ㄌㄡˊ
首字母 yyl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雨中樓臺、雨中閣樓、雨中高樓、雨中樓閣、雨中樓臺閣樓
反義詞 晴朗天空、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基本解釋 1.亦作"煙雨臺"。亦作"煙雨臺"。 2.名勝地。有多處,以在浙江省嘉興市鴛鴦湖上的最有名。為吳越錢元璿所建,以景色迷濛如在煙雨中得名。原在湖濱,明嘉靖年間移建於湖中,歷代均有修葺。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煙嶼樓
下一個詞語: 煙雨臺
煙雨樓”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煙雨樓是嘉興南湖湖心島上的主要建築,現已成為島上整個園林的泛稱。煙雨樓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建築面積640餘平方米,重簷畫棟,朱柱明窗,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樓前簷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

煙雨樓,因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意而得樓名。始建於五代後晉年間(公元936-947年),初位於南湖之濱,吳越王第四子中吳節度史、廣陵郡王錢元鐐“臺築鴛湖之畔,以館賓客”,為遊觀登眺之所。後毀。遺址現無存。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島。第二年仿“煙雨樓”舊貌,建樓於島上,後經過擴建、重建, 逐漸成為具有顯著園林特色的江南名樓。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煙雨樓,先後賦詩二十餘首,盛讚煙雨樓圖。煙雨樓在湖心小島,建起後,幾經興廢,歷史滄桑,直到民國7年(1918)嘉興知事張昌慶會紳募捐款重建煙雨樓。

建國後,黨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園林煥發新貌。才形成現在的格局。煙雨樓--- “臺築鴛湖之畔,以館賓客”為遊觀登眺之所。登煙雨樓望南湖景色,別有情趣。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湖面上下煙雨朦朧,景色全在煙霧之中。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