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iān shǒu qiān yǎn guān yīn | 注音 | ㄑㄧㄢ ㄕㄡˇ ㄑㄧㄢ ㄧㄢˇ ㄍㄨㄢ ㄧㄣ |
首字母 | qsqyg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觀世音菩薩、千手觀音、千眼觀音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佛教謂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為化度眾生而變現種種形相。"千手千眼"乃主要形相之一,以示無苦不見,無難不救。寺廟中多見之。語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
千手千眼觀音的佛教密宗經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最流行的是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譯的《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音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和伽梵達摩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不同的經典對千手千眼觀音的造型儀軌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大同小異。千手千眼觀音的造型最特殊的是首、眼、手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