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歲露論

歲露論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歧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至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

  黄帝曰: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歧伯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休,何也?歧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沈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帝曰:善。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

  黄帝曰:可得闻乎?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郗,□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人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縰,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

  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实。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日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粜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粜贵,民多病。此所谓候岁之风,残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

歲露論譯文

  黃帝問岐伯說:醫經說,夏天為暑氣所傷,到秋天就會發生瘧疾,瘧疾的發作有一定時間。其原因是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邪氣侵入於風府,沿著脊骨兩側日漸向下移動,衛氣在體內週迴執行一晝夜後,就在風府處大會合,而且由次日起,每日沿脊骨下移一個骨節,所以瘧疾每日發作的時間也隨著向後推遲。邪氣先已侵入了脊背,每當衛氣執行到風府的時候,腠理就張開,腠理開邪氣就乘機侵入,邪氣侵入,病就發作。這就是瘧疾發作時間日漸推遲的原因。衛氣出離風府,每天下移一節,第二十一天下移到尾底骨,第二十二天又向上移入於脊內,流注於伏膂之脈,再循脈上行,九日而出於缺盆之中,其氣行日漸向上,所以病的發作時間又逐漸提早。如邪氣向內深入,逼迫五臟,並向兩旁橫出而連於膜原,它所行道路較遠,侵入得深,執行得慢,因而疾病不能每天發作,須隔日之後,邪氣蓄積,病才發作。

  黃帝說:衛氣每執行到風府,腠理就張開,腠理張開,邪氣就侵入而病發。如果衛氣每日下移一節,那它所在的部位就不是正當風府了,這又怎麼解釋?

  岐伯說:風無常府。衛氣所應和發至之處,必定會使那裡的腠理張開,邪氣侵入留止,就是風府。

  黃帝說:講得好。瘧疾是風邪所致,風邪與瘧疾彼此同類,可是,風邪常在,而瘧疾卻單單按時停止發作,這是什麼緣故?

  岐伯說:風邪留止其處,瘧氣隨經絡深入而向內逼迫,衛氣與瘧邪相應時,病才會發作。

  黃帝說:講得好。

  黃帝問少師說:我聽說四時八方不正之風的侵入人體,是因為氣候有寒暑的不同,天氣寒冷,則面板髮緊,腠理閉合,天氣暑熱,則面板弛緩,腠理張開。賊風邪氣是因此得以進入人體的嗎?還是一定要憑藉八個節氣的虛風邪氣,才能傷害人的呢?

  少師回答說:不是這樣的。賊風邪氣侵入人體,是不論天氣的寒暑或是什麼節令,隨時都可侵入。不過,如果賊風邪氣乘人體腠理開張之時侵入,就會侵入得深,向內進入得快,疾病的發作就急劇猛烈;賊風邪氣如在腠理密閉時侵入,就侵入得淺,留止在體表,疾病的發作就徐緩、遲慢。

  黃帝說:有時氣候平和,寒暖適宜,人的腠理在這樣的天氣裡應該不會張開,可是,也有突然發病的,其原因何在?

  少師回答說:你不知道邪氣侵入嗎?即使在平時,人的腠理、面板也是有時張開有時閉合、有時鬆弛有時堅緊的,這原本就是人體的正常現象。

  黃帝問: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少師說:人與天地相參伍,與日月相應合。所以,月亮圓而不虧,則西海海水充盛,人的血氣清利,肌肉充實,面板緻密,毛髮牢固,腠理閉合,煙塵汙垢容易附著於體表。在這樣的時候,即使遭遇賊風邪氣,它的侵入也是淺而不深。待到月亮虧缺不圓之時,則東海海水充盛,人的血氣虛,衛氣散,形獨存,肌肉消減,面板弛緩,腠理張開,毛髮凋殘,煙塵汙垢不易附著體表。在這樣的時候,如遭遇賊風邪氣,就會侵入得深,疾病的發作就會急劇猛烈。

  黃帝問:人有猝然暴死的,是什麼緣故?

  少師回答說:遭逢三虛的人,就會死得急暴;得遇三實的人,邪氣就不能傷害他。

  黃帝說:請談談什麼是三虛。

  少師說:正當歲氣不足的虛年,遇上月亮虧缺不圓,四時氣候失和,因而為賊風邪氣所傷,這就叫做三虛。所以,論病而不懂得三虛,這醫工就是粗俗的醫工。

  黃帝說:請談談什麼是三實。

  少師說:正當歲氣有餘的盛年,遇上月亮圓滿不虧,四時氣候又和調,即使有賊風邪氣,也不能傷害人體。

  黃帝說:論述得好極了!道理講得很透徹!讓我把它記錄下來,藏在金匱裡面,命名為三實。

  黃帝說:有時在同一年裡,人們都生起病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希望你講給我聽聽。

  少師說:這須要候察八節的風氣。

  黃帝問:怎樣候察?

  少師說:候察這個,通常是在冬至這天,太一在冬至日入居北方葉蟄宮,當它到來之際,一定有風雨與之相應。如果風是從南方來的,就是虛風,是傷害人的風。如果這風是在深夜時到來的,人們俱都睡臥在室內,不會觸犯到它,所以這一年患病的人就少;如果虛風是在白天到來的,人們未加防備而都被虛風襲中,所以會有很多人得病。虛邪深入,留止於骨間而不外散,待到立春,陽氣大發,腠理張開,如果立春這天風是從不當令的西方而來,人們又都遭受了虛風的侵襲,這樣,冬天的伏邪與春天的新邪兩相搏擊,就會使經氣滯止不暢而發生疾病。所以,凡遭逢不當令的虛風邪雨,就叫做遇歲露。如果年內氣候調和,少有賊風邪氣,得病的人就少,死亡的人也少;如年內多有賊風邪氣,忽寒忽暖,

  氣候不調和,得病的人就多,死亡的人也多。

  黃帝問:虛邪之風傷害人的輕重程度如何?怎樣候察?

  少師回答說:正月初一,太一移居於東北方的天留宮,如果這一天颳起西北風,不下雨,就會有許多人病死。正月初一,平旦寅時颳起北風,則當年春天人多病死。正月初一,正午時分颳起北風,則當年夏天人多病死。正月初一,傍晚時候颳起北風,則當年秋天人多病死。如果正月初一這天全天刮北風,則本年之內大病流行,死亡人數有十分之六。正月初一,風從南方來,叫做“旱鄉”;風從西方來,叫做“白骨將將”(譯者注:將將,聚集眾多貌),國家會有禍殃,人多死亡。正月初一,風從東方來,掀起屋頂,飛沙走石,國家將有大災難。正月初一,風從東南方來,當年春天人有死亡。正月初一,如果天氣溫和而無風,則本年內穀物價格低廉,人們不患疾病;如果天氣寒冷而且有風,則本年內穀物價格昂貴,人多疾病。這就是所謂候察一年之內虛風邪氣如何傷害人體的大概情況。二月的丑日如果不颳風,人就會多患心腹病;三月的戌日不暖和。人就會多患寒熱病;四月的巳日不炎熱,人就會多患癉熱病;十月的申日不寒冷,就會多有暴死之人。以上所說諸風,都是指掀去屋頂、折斷樹木、飛沙走石、令人毛髮豎立、腠理開張的暴烈之風。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