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岐伯說:我聽了你所講的九針用法,就用來給百姓治病。百姓的氣血性狀有所差異,對針刺的反應也不一致:有的人見醫者手中持針,精神已動,針還不曾刺入,其體內之氣就有所反應;有的則針一刺入,其氣立時而至;有的則針已起出,而針感仍不消失;有的則是針刺數次,才有反應;有的下針之後,其氣逆亂失和;有的針刺數次,病情反倒愈加嚴重。對針的這六種反應,各不相同,我想聽聽其中道理。
岐伯說:重陽之人,其精神易受觸動,其氣也易於行走來至。
黃帝問:什麼叫重陽之人?
岐伯說:重陽之人,其氣火熱熾盛,說話快,走路時腳舉得高,心、肺的髒氣有餘,陽氣滑利充盛而升騰,所以精神一動,其氣就不待針入而先有反應。
黃帝問:重陽之人,也有的不那麼銳敏,要等針入之後才能作出反應,這是為什麼?
岐伯說:這樣的人,是重陽之中略有些陰氣在內的。
黃帝問:怎麼知道這種人是重陽之中略有些陰氣在內呢?
岐伯說:多陽的人多喜,多陰的人多怒,常常發怒的人其怒容易消除。因為這種人重陽之中頗有陰氣在內,而其陰陽之氣的離合比較困難,所以其神氣不能在進針之前出現反應。
黃帝問:針一刺入,其氣就立時作出反應,這是什麼緣故?
岐伯說:陰陽和調的人,其血氣溼潤滑利,便於執行,所以針一刺入,氣就迅速出動,隨著針刺立時而至。
黃帝問:針已起出,而針感仍在,這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
岐伯說: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滯而陽氣浮動的人,其氣內藏,所以等到針已取出,氣才追隨其後而來至,因而針雖起出而針感仍在。
黃帝問:針刺多次,才見效應,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
岐伯說:這樣的人多陰少陽,其氣沉滯,執行困難,所以針刺多次才見效應。
黃帝問:針刺入而其氣逆亂不和的,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
岐伯說:針刺後其氣逆亂不和,.或多次針刺而病勢反加嚴重的,與陰陽之氣及其沉浮的情勢無關,這都是治療粗疏造成的不良後果,是醫工的失誤,並非患者的形氣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