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決氣

決氣原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榖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歧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

  歧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歧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歧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血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歧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決氣譯文

  黃帝說:我聽說人有精、氣、津、液、血、脈,我本來認為都是一氣,現在卻分為六種名稱,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男女陰陽相交,合為新的形體,在新的形體產生之前的物質叫做精。

  那麼,什麼叫做氣呢?

  岐伯說:從上焦傳播,發散五穀精華,滋養面板,充實身體,滋潤毛髮,就象晨霧雨露滋潤萬物一樣,這就叫做氣。

  什麼叫做津呢?

  岐伯說:從面板、肌肉、臟腑紋理髮洩出來的汗液,就叫做津。

  什麼叫做液呢?

  岐伯說:穀物入胃,精氣充滿全身,溼潤的汁液注入骨內外,使骨關節屈伸自如,滲出的液體可滋補腦髓,使面板潤澤,這就叫做液。

  什麼叫做血呢?

  岐伯說:中焦接受五穀的精氣和汁液的精華,經過變化而化生成紅色的液體,這就叫做血。

  什麼叫做脈呢?

  岐伯說:夾護控制著氣血,使之無所迴避地到達各部位,叫做脈。

  黃帝說:六氣在人體內有餘也有不足,那麼精氣是多是少,胸髓裡的津液是虛是實,血脈是清是濁,憑什麼瞭解呢?

  岐伯說:精虛脫的人,會耳聾;氣虛脫的人,眼睛看不清;津虛脫的人,面板、肌肉和臟腑的紋理會張開,大汗淋漓;液虛脫的人,骨關節屈伸不靈,膚色發暗,腦髓中汁液消減,小腿痠痛,耳鳴;血虛脫的人,面色蒼白,發暗而沒有光澤;脈虛脫的人,其脈象空虛。以上就是六氣不足的徵候。

  黃帝說:六氣之中,怎樣分別主要和次要呢?

  岐伯說:六氣各有所主的臟器,六氣的主次好壞,可以根據所主的臟器的作用來分,但五穀和胃是六氣生成的源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