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腸胃

腸胃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榖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榖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榖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二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尺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腸胃譯文

黃帝問伯高道:我想要了解六腑如何輸送穀物以及腸、胃的大小長短,能夠容納多少穀物,這些情況到底是怎麼樣呢?

  伯高說:請讓我詳細地解說。穀物在人體中從入口到排出體外所經歷的深淺、遠近、長短過程是:從嘴唇到牙齒的長度是九分,嘴寬是二寸半。從牙齒後到喉嚨上的會厭,三寸半深,這部分大到能容納五合食物。舌頭重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寬一寸半,從咽門至胃的長度是:—尺六寸。胃折皺屈曲在一起,如果伸展開,長二尺六寸,周長一尺五寸,直徑五寸,胃大到可容穀物三鬥五升。小腸後面附著脊柱,從左向右迴環疊積,內與迴腸相通相連,外附於臍上方,總共迴環疊繞十六個彎曲,小腸周長二寸半,直徑八又三分之一分,長三丈二尺。大腸從正當臍的部位向左迴環,四周迭積而下,迴環反覆十六個彎曲,大腸周長四寸,直徑一又三分之一寸,長二丈一尺。直腸附著脊柱,承受迴腸排出的糟粕,向左迴環迭積,上下略有偏斜,直腸周長八寸,直徑二又三分之二寸,長二尺八寸。總計食物入嘴經胃腸到排出體外為止的長度是六丈四寸五分,其中迴環彎曲是三十二曲。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