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è cài | 注音 | ㄐㄧㄝ ˋ ㄘㄞˋ |
首字母 | j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芥藍菜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果實細長。種子黃色,有辣味,磨成粉末,叫芥末,用做調味品。芥菜變種很多,形態各異,按用途分為葉用芥菜(如雪裡紅),莖用芥菜(如榨菜)和根用芥菜(如大頭菜)。另見gàicài。 |
芥菜(學名: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oss. )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0厘米,幼莖及葉具刺毛,有辣味;莖直立,葉片柄具小裂片;莖下部葉較小,邊緣有缺刻或牙齒,莖上部葉窄披針形,邊緣具不明顯疏齒或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後延長;花黃色,萼片淡黃色,長圓狀橢圓形,直立開展;花瓣倒卵形,長角果線形,種子球形,紫褐色。3-5月開花,5-6月結果。
中國各地栽培。葉鹽醃供食用;種子及全草供藥用,能化痰平喘,消腫止痛;種子磨粉稱芥末,為調味料;榨出的油稱芥子油;本種為優良的蜜源植物。
歐美各國極少栽培,起源於亞洲。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記載了醫用芥菜的醫用價值。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