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 tū jué wén | 注音 | ㄊㄨ ㄐㄩㄝˊ ㄨㄣˊ |
| 首字母 | tjw | 詞性 | 名詞 |
| 近義詞 | - | ||
| 反義詞 | - | ||
| 基本解釋 | 也稱鄂爾渾葉尼塞文”。因近世文獻發現於蒙古鄂爾渾河、葉尼塞河流域,故名。公元6至10世紀,由突厥、回鶻、黠戛斯、骨利乾等操突厥語的民族使用的一種拼音文字。可雙向橫寫。 | ||
突厥文(Turkic script),7~10世紀突厥、維吾爾、黠戛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又稱鄂爾渾-葉尼塞文、突厥盧尼克文。通行於鄂爾渾河流域、葉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國新疆、甘肅境內的一些地方。突厥文各種文獻中所用字母數目不一,形體多樣,一般認為有38~40個。大部分源於阿拉米字母,一部分來自突厥的氏族或部族標誌,還有一些是表意符號。詞與詞之間用雙點:分開,但是偏正片語有時寫在一起。行款一般從左至右橫寫,也有從右至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