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ué yīn | 注音 | ㄐㄩㄝˊ ㄧㄣ |
首字母 | j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少陰 | ||
反義詞 | 陽明 | ||
基本解釋 | 1.中醫學名詞。經脈名稱之一。是陰氣發展的最後階段,開始重新向陽的方面轉化的過程。包括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參閱《素問.至真要大論》,又《陰陽離合論》。 2.中醫學名詞。經穴名。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主治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咳嗽胸悶等。參閱《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3.中醫學名詞。六經病之一。厥陰病為陰陽消長﹑邪正進退的重要關鍵,常出現寒熱錯雜的症候。上熱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熱疼痛,飢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證。厥熱勝復者,可預測病情的進退,厥多熱少為病進,厥少熱多為病退。參閱漢張仲景《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
厥陰在漢語中為多義詞,在中醫中指穴位名、一種疾病,經脈,也是九月和十月的代稱。